在2022年新年啓幕,全市凝心聚力謀發展,奮戰首季開門紅的關鍵時刻,“長興基金”正式組建建设,標志著我市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再添加速器,加速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再添動力源。
途游游戏官网下载
在去年12月召開的長春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長春市委圍繞開創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新局面,做出了系統结构、全面部署,即著力打造工業強市、農業強市、生態強市和區域創新中心,區域消費中心、文化創意中心“三強市、三中心”,推進國際汽車城、現代農業城、“雙碳”示範城、科技創新城、新興消費城、文化創意城“六城聯動”,構建1個萬億級的世界級汽車産業基地和高端裝備制造、農産品加工、新能源、光電信息、生物醫藥、文化旅遊6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加速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産業發展新花样。
正是基于支撐“六城聯動”和“1個萬億、6個千億産業集群”建設,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由市財政局牽頭組織、市金控集團具體實施,組建“長興基金”,旨在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培育壯大特色産業,在引導資金助力招商引資和項目落位、産業集聚和企業發展、科技創新和结果轉化的過程中,實現協同增值、和諧共贏。
“長興基金”出資總規模300億元,凭据“1+6+N”架構體系設立,其中:
“1”,即圍繞形成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通過激勵存量、激發增量、整合重組的方式,打造樹立1個長春市的基金品牌旗幟,即長春“長興基金”。
“6”,即圍繞重點投資偏向,“長興基金”下設6支主導基金,具體包罗:
汽車産業基金,計劃出資規模50億元,以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産業,以及軌道客車、航空航天、智能裝備、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高端裝備制造産業集群爲主攻偏向。
現代農業基金,計劃出資規模30億元,以現代農業、綠色食品、糧食化工等農畜産品深加工産業集群爲主攻偏向。
光電信息基金,計劃出資規模50億元,以激光成套設備、柔性顯示、智能光電儀器設備、高端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系統等光電信息産業集群爲主攻偏向。
生物醫藥基金,計劃出資規模50億元,以生物藥、中成藥、化學藥、疫苗、醫療設備和器械耗材研發生産制造等生物醫藥産業集群爲主攻偏向。
科技創新基金,計劃出資規模100億元,以産學研一體化創新平台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科技结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等創新鏈産業鏈融合發展,以及新能源、循環經濟、生態環保、新质料等産業集群爲主攻偏向。
文化創意基金,計劃出資規模20億元,以文化旅遊、影視文創、數字經濟、冰雪産業等文化旅遊産業集群爲主攻偏向。
“N”,即在6支主導基金框架下,圍繞産業發展差异階段、項目落位差异需求、企業發展差异時期、科研及结果轉化差异進度,設立N支産業子基金。
“長興基金”將形成“産業+項目+企業”的多領域投資對象體系和“直投+引投+風投”的多元化投資工具體系,實現對“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科技孵化”等産業發展關鍵環節和要素的全覆蓋,以及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等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全覆蓋。
從出資規模看,“長興基金”出資總規模300億元,對比國內其他省會都市,基金投放規模處于前列,能最大限度發揮資本市場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賦能和引領作用。
從運作模式看,“長興基金”在設立一般子基金模式基礎上,充实考慮企業實際融資和投資主體需求,接纳直投、專項基金、並購基金等多樣化運作模式,提升投資效率、加強精准扶持、激發資本招商活力,與基金治理人靈活相助。
从返投比例看,“长兴基金”将降低参投门槛,调整放宽返投比例,从原来要求地域返投金额不低于基金规模的70%,调整至原则上为引導基金出资额的2倍。对从外地招商引进的企业,凭据投资金额1.5倍放大计入返投总额,将全面吸引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户长春。
從讓利幅度看,“長興基金”對于子基金全部投資到長春市或主要投資于市內種子期、初創期等早期項目、科技结果轉化項目、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和市委市政府特殊鼓勵發展的重點産業的,將進一步提升讓利幅度,從現行母基金超額收益的60%,讓利提升至最高不超過80%。
“長興基金”重點投向的6個産業主攻偏向,均是放眼全國有優勢、面向未來有潛力的朝陽産業,有利于反哺産業基金保值增值,發展壯大。
從産業生態看。長春的汽車産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基礎紮實、體系完備、發展空間廣闊。這兩年,我市全面支持一汽“六個回歸”,加速“雙一流”建設,整車帶動、配套跟進、創新協同的發展花样正在形成,僅2021年一汽在長新增整車産能56萬輛,春節後,奧迪PPE項目將正式開工,2024年建成後還將新增産能30萬輛,到2025年,一汽在長産能將突破400萬輛,勢必帶動零部件産業集群式發展。同時,我市還積極支持長客強化整車生産、配套回歸和服務檢修,全面推動当地産業鏈建設邁向新台階。在光電信息産業、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质料方面優勢突出,以長光衛星、奧萊德光電、希達電子、金賽藥業、百克生物、國藥長生、弗迪電池爲代表的諸多企業,産品附加值高、競爭力強、市場空間巨大。
從資源生態看。長春在綠色食品和糧食化工領域具有很好的自然資源禀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建設加速推進,智慧農業、都市農業、休閑農業,餐桌食品、快速食品、功效食品等産業發展優勢獨特,前景廣闊,雙陽梅花鹿、百萬頭肉牛、千萬頭生豬、一億只肉雞將爲農牧業發展帶來支撐。同時,長春具有“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影視文創、康健醫養等特色資源疊加優勢,近年來,全市冰雪避暑、休閑旅遊、醫療康養、總部會展、影視文創、現代物流、新型商貿等吸引全國消費者沈浸式體驗的新經濟新業態快速發展,冰雪資源日益“熱”起來、文化資源加速“火”起來。
從創新生態看。長春擁有吉林大學、東北師大、長春理工、光機所、應化所等衆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2021年,長春全球科研都市排名第37位、位居東北首位,全年吸引10萬名大學生來(留)長就業創業,成爲東北唯一連續5年人才淨注入地區,長光衛星成爲東北唯一獨角獸企業。特別是近年來,通過鼎力大举吸引華爲、浪潮、科大訊飛等全國高新技術頭部企業集聚落位長春、牽頭組建紅旗、固態電池、數字經濟産學研創新聯盟,開展“訂唵柦”科研,推動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和生産中間産品的配套企業加速融入頭部企業的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同時,重點圍繞吉大等高校、光機所等科研機構周邊结构建設標准廠房,吸引科研结果就近孵化轉化和招引同類科技企業就近落位。形成了科研與産業深度融合、直接轉化的良性循環。
基金是産業的源頭活水,産業是基金的成長沃土,相信隨著“長興基金”向産業注入,引導資金的杠杆作用將充实釋放。可以預測,十四五期間,在300億元母基金的引投帶動下,將撬動2000億元的社會資金積極跟投,推動形成科技創新和産業項目投資1萬億元的規模水平。下一步,我市將在全國範圍內選聘職業經理人、基金治理人等相助夥伴,加速組織建设由企業家、專家學者、投資機構負責人等組成的基金專家咨詢委員會,以及由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機構等組成的基金投融資産業聯盟。凭据“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治理、鼓勵創新”的原則,強化風險管控,健全退出機制,推動産業基金良性發展。
“長興基金”源于振興、長于振興,也將奮鬥于振興、充盈于振興。長春真誠邀請、熱切期待社會各界與長興基金攜手前行、深度相助,共襄振興盛舉、共創美好未來!